廣州日報>>2014年9月19日>>AIII2版
申请提前还贷 三个月未获批
有企業主喊貸款難 有企業主則爆料稱提前還貸也難
本報訊 (記者周慧、李婧暄)常聽說企業主喊貸款難,但也有企業主想還款卻還不上而煩惱。昨日,企業主陳太向記者反映稱,其申請提前還貸已經三個月,卻遲遲沒有音訊,找工作人員打聽,居然說是爲了個貸余額沖刺所致。
對此,記者聯系了相關銀行,該行表示,按照規定只要客戶提交了申請並且准備好材料,是可以申請提前還貸的,陳太不能還貸的具體情況還要調查,目前已經按照程序給陳太提交了申請會盡快安排還款。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外部環境上看,實體經濟依舊疲軟金融機構信貸投放存在壓力,而內部環境上,銀行面臨業績考核壓力和不良資産承壓的雙重壓力,因此出現了“好客戶不願意停貸,差客戶惜著貸”的局面。
“三個月過去了,我申請的提前還貸一直沒有獲得銀行批複。”日前,記者見到了焦急的陳太(化名),陳太是一名從事外貿生意的企業主。四年前,她將自己名下的房産作爲抵押,向某國有大行申請了中小企業貸款,每年總共400萬元的貸款額度,“在有較大流動資金缺口的時候我就會向銀行貸款,有時候100萬元,有時候幾十萬元,只要當年總額度不超過400萬元銀行都答應借給我。而且加上工廠有時是需要資金救急,所以在跟銀行簽訂貸款合同的時候,銀行也答應我可以循環貸款並隨借隨還。”
企業主:
每月貸款利息上萬元
去年9月份,因爲工廠資金問題,陳太先後在銀行貸款100萬元和65萬元,“去年9月份貸了兩筆,本來也想只貸半年,但是銀行工作人員告訴我當時貸款額度相當緊張,要就貸款時間長一點,否則很難審批通過,所以我就選擇了將上述兩筆貸款貸了一年。當時貸款利息上浮30%,年化利率達7.2%,算下來這一年我每個月都要還貸一萬元。”
記者在陳太的貸款記錄上看到,除了去年的兩筆貸款,陳太在今年4月又向銀行申請了70萬元的貸款,貸款時間一年,5月份,陳太再次向銀行申請了70萬元的貸款,貸款時間半年,“當時的貸款利率同樣也上浮了30%。在6月份,工廠資金情況逐漸好轉,于是我想將其中三筆款提前還掉,于是就向銀行網點的工作人員提交了申請提前還貸的表格。”陳太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去年9月兩筆貸款加上今年5月份的這筆貸款,總計235萬元,每個月利息就達近15000元,現在企業難做,想著能省一點利息就是一點。” 但三個月過去了,陳太沒有收到銀行的任何答複。
“每次用從銀行貸款來的錢解決了工廠的資金問題之後,我都會盡快將錢還掉,畢竟不想承擔高額的利息,所以我的信用記錄也都很好。”陳太告訴記者。
銀行:
按規定可以申請提前還貸
昨日,記者聯系了相關銀行,該行表示並不清楚相關情況,但按照規定,只要客戶提交了申請並且准備好材料,是可以申請提前還貸的,但是考慮到涉及違約且影響了銀行的資金安排,因此在貸款期限內要收取一部分的違約金。
但記者多方了解得知,不允許提前還貸是支行單方面行爲, 記者從業內人士獲悉,該行曾下發通知給各支行,指出爲配合營業部個貸余額沖刺500億目標,對提前還款進行額度控制,並將審批權限上收到相關營業部,並要求支行認真把關篩選,根據業務的緊急程度及重要性提交營業部審批,其中收取提還違約金的優先。支行在填寫個人信貸業務要素變更審批表中“調查人員意見”須清楚填寫客戶申請提前還的原因、還款金額及違約金的金額。
市場現狀
好客戶不停貸
差客戶惜著貸
事實上,從央行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出,前兩月新增信貸和社會融資都出現了疲軟,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分析指出,未來一方面可能實體經濟仍然感到融資難、融資貴,金融機構卻會感到有效信貸需求不足,破解起來難度很大。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6944億元,較上季末增加483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08%,較上季度末上升0.04個百分點。
因此落地到微觀層面,近階段,銀行信貸市場可謂是一場業績增速的壓力和不良資産之間的博弈。“銀行現在額度確實不緊張,但是好的客戶難找。”一位商業銀行支行副行長告訴記者,由于今年以來,不良資産上升幅度較大,各家銀行對于貸款審批都十分嚴格,“但是另一方面,業績考核的壓力又很大,在利率市場化的趨勢下,銀行業競爭壓力逐步轉嫁到基層一線,因此我們一線的需要尋找優質客戶,但是現在優質客戶已經成爲各家銀行的爭搶對象,競爭很激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