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记者 艾萍 张磊 贾林)随着上海的急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一手房的交易量增速逐渐放缓,十多年间新增的一手房陆续进入到二手房的交易市场中,使得二手房的交易量快速增长,在交易数量、交易面积和交易金额方面,都大大超过了一手房。随着房地产交易市场的火爆,二手房买房纠纷也与日俱增。
一、链家隐瞒信息介绍买卖 其贷款利率为银行四倍
上海的黃先生,去年8月通過鏈家房地産經紀公司購買了一套婚房,合同價400萬元。在簽訂合同前,鏈家工作人員告知黃先生該房屋名下有按揭貸款,但交易不會有任何問題,鏈家方面與黃先生確認,只要個人首付能達到7成也就是280萬元,剩余120萬元房款通過銀行商業貸款支付。簽訂合同後黃先生才發現這套房子已經被原房東抵押到銀行用來貸款340萬。
爲了抓緊買下這套房,黃先生還是將首付的280萬打到房東的帳號之後,不料,房東卻挪做他用。去年年底這套房被法院查封,黃先生面臨首付金額無法追回、房屋也無法完成過戶的情況。這時,鏈家又找到黃先生說,可以簽一個三方協議,墊資給他,將這套房交易下去。
上海购房者 黄先生:这个三方协议每个月的利息高达1.6%,年利息要超过20%,远远是高于了这个银行同档利率的四倍。
萬般無奈下,黃先生貸款110萬用于交給賣方償還房屋抵押貸款。然而當黃先生要求鏈家完成交易過戶手續時,鏈家卻稱因過戶手續需20天流程,存在重新查封的風險,不承擔此風險,要求黃先生將其父母名下資産作爲抵押資産交給鏈家方面作信用擔保,待過戶手續完成後再解除抵押操作。
黄先生 上海购房者:在上个星期2月19号的时候,不得不带着我的父母在公证处整整站了一天,配合他们去做这样一个完全不公正也不合理的担保合同,他们才同意继续把这个房产继续交易下去。
上海万达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龙杰:首先贷款利率4倍以上的,是高利贷,肯定是违法的,第二个就是说,什么样的机构他有资格,向这个社会公众提供贷款,这需要有一个金融服务业务的许可证的,作为居间人,就是一个报告的义务,不然的话,造成委托人损失的,他不但不能够得到报酬,他还要承担损害赔偿的法律的责任。
二、链家销售已抵押房产 提供高息借款服务
事實上,上海鏈家涉及的不止一件房産糾紛,上海的莊先生也被卷入了一起房産中介的隱瞞銷售之中。
上海的莊先生在鏈家房産中介看中一套房子並簽訂了房産居間協議,協議有明確條款規定,定金應由中介監管並在支付後由中介對房産證進行保管,但鏈家卻要求莊先生直接將定金付給房主。在莊先生支付全部定金80萬元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上海购房者 庄先生儿子:这套房子是370万签订的一个合同,他已经超过了370万的20%,按照20%的定金国家规定的20%总房款的一个定金来说,上限到封顶的话也就是74万元。
莊先生在簽居間協議時,房東只說有61萬元的公積金貸款沒有還清,後來才知道房東爲了買一套更大的住房資金不足,鏈家中介人員便主動提出爲這個房東提供借款服務,將名下准備出售給莊先生的房産再抵押給他個人。而在這期間,房産中介抓住莊先生一家看中房子急于購買的心理,一直未把房産證出示給他們看,在莊先生支付定金80萬一周之後,才提供存在167萬元房産抵押貸款的情況。
上海购房者 庄先生儿子:我们也是事后知道,是链家是把这套我们要买的富平路那套房子,是在2015年的12月20号已经是抵押给他们,是抵押了贷款的167万元。
莊先生咨詢律師後,意識到鏈家公司以員工名義簽署的房屋抵押貸款協議,可能會影響到房屋的産權交易,決定不再簽訂正式合同,要求對方退還80萬元的訂金,但卻遭到拒絕。
三、上海住建委:暫停鏈家涉事門店網簽資格
這兩起買房糾紛,購房者多次協商未果,無奈之下投訴到上海市消保委並曝光。有業內人士指出,房産中介的墊資、接受房屋抵押等“新型經營”模式是“准金融服務”,放大資金風險,值得惕。
針對這兩起買房糾紛,上海市住建委昨天回應,鏈家公司相關門店存在不規範經營行爲,對其已展開調查,處理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目前,涉事門店及相關經紀人員的網上簽約資格即日起被暫停。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微信公衆號:騰訊財經(finance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