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李雨谦)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以及外汇占款持续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央行再次选择降准降息。同时,也完成了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進一步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其中,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准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1.5%;其他各檔次貸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相應調整;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保持不變。
至此,2014年以來,央行先後六次下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貸款基准利率累計下調1.65個百分點,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累計下調1.5個百分點。
在此次降息之後,貸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基准利率均進一步刷新曆史最低位。
央行有關負責人在官網就降息降准以及放開存款利率上限答記者問表示,此次降低存貸款基准利率,主要是根據整體物價的變化,保持合理的實際利率水平,促進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
實際利率是指物價不變從而貨幣購買力不變條件下的利率;名義利率則是包含了通貨膨脹因素的利率。通常情況下,名義利率扣除了通貨膨脹率即可視爲實際利率。
彙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認爲,2015年前9個月,我國累計降息100個基點,但1-9月的平均實際利率用CPI平減後錄得僅比2014年的平均實際利率低不到30個基點,而用PPI平減的實際利率在1-9月內均值更是高達10.1%左右,比2014年均值高出200基點有余,“融資成本高企無疑使經濟雪上加霜。”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的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持續下調,1999年降至2.25%,但這並不是曆史最低,曆史最低囑現在2002年,當時的存款基准利率爲1.98%。1999年,一年期貸款基准利率降至5.85%;2002年,貸款基准利率降至當時曆史最低點5.31%。
同時,自10月24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同時,爲加大金融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正向激勵,對符合標准的金融機構額外降低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
以9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計算,此次降准將釋放流動性至少7000多億元。
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央行對基准利率的調整一般主要觀察CPI的變化,但也要適當參考GDP平減指數。在大多數情況下,CPI與GDP平減指數的變動趨勢是一致的。但在目前特殊情況下,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降以及國內投資、工業品需求明顯放緩等因素影響,CPI和GDP平減指數走勢有所分化。
9月CPI同比上漲1.6%,前三季度GDP平減指數爲-0.3%,此外9月PPI同比下降5.9%。綜合起來看,當前中國物價整體水平較低,因此基准利率存在一定下調空間。
在此次降息之後,一年期存款利率高于9月CPI同比增速0.1個百分點,重回正利率狀態。但PPI同比增速依然爲負,企業所面臨的實際貸款利率依然處于較高位。
央行認爲,此次降低存款准備金率,主要是根據銀行體系流動性可能的變化所作的預調。未來影響外彙占款變化的因素仍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加之10月稅款集中入庫將相應減少銀行體系流動性,因此需要通過降准釋放部分存款准備金,以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受到人民幣貶值預期以及當局可能穩定彙市的影響,9月央行口徑外彙占款繼續下降,較8月末減少2641.42億元,這是連續第8個月負增長。
招商銀行高級金融分析師劉東亮對財新記者表示,在外彙占款持續大幅下降之際,降准對維持資金利率寬松有格外重要的意義。有理由認爲,央行的寬松舉動將會持續至2016年,明年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可能降至1.0%以下
他認爲,同時也必須承認,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刺激作用正在衰減,宏觀經濟的表現持續低于預期,因此未來財政政策必然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央行提出,利率市場化後,在一段時期內央行將繼續公布存貸款基准利率。在市場供求決定的利率形成機制完全建立前,央行公布的存貸款基准利率仍可爲金融機構利率定價提供重要參考。
申萬宏源認爲,未來一段時間,新增外彙占款可能持續爲負,這對資金面的影響偏負面,雖然逆回購、PSL、MLF等都可以投放流動性,但是相比較而言,降准可以釋放長期資金,有助于引導金融機構將資金投向實體經濟,提高穩增長效果。■
掃描二維碼收聽騰訊財經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