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降息2015最新消息:今年或出現8年來最大力度降息
在經曆了年內2次降准和2次降息之後,面對依舊低迷的經濟數據,賣方分析師一致預期——降准、降息的步伐再次臨近。
經濟依舊低迷
最新經濟數據顯示,4月經濟增長顯著放緩,總需求再次明顯坍縮。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來看,盡管4月工業增加值如預期那樣有所好轉,同比增速從3月的5.6%上升至5.9%,但投資增長大幅低于預期。今年前4個月投資增長12.0%,比市場預期低1.5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雖然貨幣政策持續寬松,但固定資産投資依然表現出到位資金不足情況。4月當月固定資産投資到位資金同比增速放緩2.8個百分點至5.1%,其中國內貸款僅增長2.3%。固定資産4月單月投資已經下滑至9.6%,創下危機後新低。
這顯示出寬松的貨幣政策並未有效傳導至實體經濟,有分析師稱,其中股市高漲帶來的虹吸效應是重要原因。同時受地方債發行受阻,城投債發行縮量和土地收入下降導致地方財力下降,基建投資在4月出現了放緩,單月同比增長16.1%,增速環比下降8.3個百分點。
面對如此低迷的經濟數據,光大證券分析師徐高表示,寬松的政策開始對實體經濟起效,但程度非常有限。經濟依然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未來政策寬松程度還將進一步加大。財政政策將有所發力的同時,貨幣政策寬松力度將進一步加碼。預計未來會有降息將准等寬松政策繼續出台。同時也存在央行通過PSL等非傳統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向市場投放貨幣規模的可能性。寬松政策將進一步加碼。
貨幣寬松預期一致
在資金面上,4月新增融資總量1.05萬億,同比少增4488億,其中信貸保持平穩,但表外融資繼續全面萎縮,社融增速降至12.2%,創曆史新低。M2增速大降至10.1%,創曆史新低,主因新增貸款力度偏弱、外占萎縮、表外融資趨降,M2供給機制性放緩。M1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長3.7%,預期3.5%。貨幣增速仍有下行壓力。
中信證券分析師認爲前期的降息降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擴大貨幣乘數,改善信貸條件,但預計未來政策寬松力度更大,預計再度降息,降准仍然是大概率的。
4月CPI仍在1.5%低位,食品和非食品價格均保持穩定。預測5月CPI小降至1.3%。PPI環降0.3%,源于石油加工和煤炭采選價格降幅擴大,4月PPI同比降幅仍在4.6%低位。預測5月PPI環漲0.3%,同比降幅或縮窄至4.3%。短期國際油價、國內豬價持續反彈,但中國因素主導的煤價、鋼價仍在下跌,蔬菜價格仍季節性回落,短期物價或仍難回升。
對這一數據,海通證券分析師姜超認爲在經濟通脹延續低迷的情況下,物價或長期低位運行,擔憂實際利率上升。央行稱無須以量化寬松的方式大幅擴張流動性水平,意味著在傳統降息降准等政策方面或需進一步加大力度。目前貸款名義利率仍在6.8%左右,而考慮到GDP平減指數爲負,貸款實際利率高達8%,遠高于7%的GDP實際增速,意味著未來潛在降息空間仍在4次以上,預測最早可能會在6月份再度降准降息。
同時,國信證券分析稱,“根據央行一季度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自去年十一月以來的兩次降息後,貸款基准利率已經下調65個基點,但一般貸款利率僅下降了15個基點至6.78%。此外,銀行爲了保護息差也不願意進一步降低貸款利率,因此降息的邊際效應正在遞減,央行只能通過更大幅度的降息來刺激。”
中金證券報告稱,目前制約貨幣政策有效放松的因素是貨幣供應量的不足,而不是基准利率的高企,當前制約貨幣政策有效放松的關鍵因素是存款准備金率仍處于高位,從而壓低了貨幣乘數。4月份100個基點的存款准備金率的下調對于壓低市場利率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效果並不是很顯著。中金證券分析師稱“總量的寬松是更爲有效的,預計今年央行還將下調存款准備金率200個基點,下調步伐可能比之前更加激進”。
彭博:中國今年料進行08年以來最大力度降息
據彭博報道,隨著決策層目前已將經濟增長作爲首要任務,中國今年料將進行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力度的降息。根據彭博調查經濟學家所得預估中值,中國央行[微博]到年底會將一年期貸款利率再下調25個基點至4.85%的紀錄低位,全年累計降息幅度將達到75個基點。調查顯示,銀行存款准備金率將下調1個百分點降至17.5%,這是2010年以來最低水平。
鑒于令人失望的出口和制造業數據威脅7%的年增長目標,中國本季度已經加大了刺激力度。盡管央行仍在繼續調降借貸成本和存准率,但中國的通脹率僅有目標水平的一半,再計入生産者價格下滑的影響,實際利率已接近2009年以來最高水平。
接受調查的分析師預計,中國經濟第二季度將擴張6.9%,低于4月份預測的7%。他們還預計,中國央行在6月30日前會將存款准備金率調低0.5個百分點至18%。此項調查是在5月14日至5月19日期間進行的。
南方財富網微信號:south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