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行连续降息后 大额存单利率上浮打破纪录
在央行连续降息后,大额存单的利率优势逐渐凸显。信息时报记者近日走访各家银行后发现,大额存单发行主体的扩容,点燃了中小银行发行大额存单的热 情,部分大额存单利率上浮首次超过40%,最高达到45%,部分冲减了降息的影响,收益率“秒杀”定存。除了利率逐渐上浮之外,近日发行的大额存单流动性 优势也逐渐显现,不仅可作为出国保证金开立存款证明,还可用作贷款抵押。据银行人士透露,因为大额存单风险低于理财产品,而且可以靠档计息,正逐渐受到个 人投资者和企业的追捧。
大額存單進入比拼利率階段
此前中國外彙交易中心宣布大額存單發行主體範圍擴容,使大額存單這一利率市場化“最後一城”的標志性工具正式駛上了快車道,也點燃了中小銀行發行大額存單的熱情。
隨著越來越多的銀行大額存單亮相,大額存單也進入比拼利率階段。首批發行大額存單的銀行近日陸續發行新一批的大額存單(見表)。
流動性優勢逐漸顯現
雖然利率高于定期存單,但不能轉讓和流通一直是大額存單發展的“桎梏”。根據規定,銀行可以自主決定大額存單是否可以提前贖回、轉讓等條件,但此前銀行推出的前幾批大額存單均不可轉讓。
除了利率逐渐上浮之外,近日发行的大额存单流动性优势也逐渐显现。如恒丰银行首期大额存单主要面向机构客户发行,共有5个期限产品,分别为1个月、3个月、 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认购起点为1000万元,发行利率为固定利率,结合客户结构和综合收益情况,最高可上浮至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1.42倍, 并且可用于质押。质押率结合具体客户情况确定,但不超过100%。恒生银行还表示,在首期大额存单试水之后,恒丰银行还将根据监管机构要求和市场变化情 况,适时推出支持“可转让、浮动计息”的大额存单,在第三方平台实现公开转让。
一国有大行金融研究部主管刘先生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 表示,和定期存款相比,当前大额存单的优势在于利率上浮较高,而且存单可以用于质押,但从目前情况来讲仍然只属于普通投资工具,和理财产品差异不大。随着 未来可转让的实现,能够自由流通,流动性好风险又低,对投资者尤其是企业投资者来说才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品种。
大額存單的功能多樣化
在 银行储蓄和理财产品等收益率日渐走低的时期,大额存单收益率上浮幅度不断提高,部分冲减了降息的影响。以1年期定存利率来看,目前多家银行利率普遍为 2.25%,国有银行甚至仅为2%,而利率上浮42%的大额存单利率则为2.45%。以此计算,如果一笔50万元存1年,投资大额存单收益将比定存多出 1200元。
從各家銀行發行大額存單的情況來看,也逐漸受到投資者的青睐。如浙商銀行首期大額存單産品面向機構客戶,共計有5個期限5款産品,發行額度5億元,實際認購金額7.33億元,超額認購1.47倍。
银 行业内人士表示,肩负着利率市场化重任的大额存单受降息影响有限,为银行降息带来的利率冲击减轻不少压力,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商业银行提供的 存单产品利率定价也将明显分化。从流动性方面来看,银行理财产品为固定封闭式,不可提前取回。而大额存单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转让,其流动性高于定期存款和银 行理财。因此,大额存单可能更适合有一定年龄、风险厌恶程度较高的人群。
与此同时,大額存單的功能多樣化,不仅可作为出国保证金开立存款证明,还可用作贷款抵押,这对于有出国需求和贷款需求的人士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此外,大额存单30万的投资门槛未来可能也会下降,或将成为更多投资者的理财首选。
●建行最新一期的大額存單收益率分別是3個月1.89%、6個月2.17%、9個月2.31%、1年期2.45%、18個月2.87%、2年期3.29%、3年期4.2%(該檔100萬元起存),與定期存款收益率相比,都有普遍上浮,最高幅度達40%。
●中行已發行的第四期個人大額存單利率,也均較基准利率上浮40%。
●民生銀行發行的首期大額存單在9月8日至9月14日上市發行,起點金額30萬元,期限分別有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共4個檔期,利率均在央行基准定存利率基礎上上浮42%。
●部分首次推出大額存單的城商行,利率優勢更加明顯。如青島銀行昨日首期大額存單開售,利率上浮就已達到了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