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11月降息開始,央行降息4次共1個百分點;同時2015年以來央行共進行了兩次全面降准以及三次定向降准,釋放流動性超過2萬億元。
8月7日,央行發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松緊適度,及時進行預調微調”。這被業內認爲是央行定調下半年的貨幣動向。
8月13日,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表示,中國經濟面臨很大下行壓力,還要兩到三年才能看是否到底。只要中國經濟不崩盤,就不會出現大規模資本外逃。如果市場上流動性收緊,不排除央行將降准以補充流動性。
那麽下半年央行還降准降息嗎?什麽時候降?降多少個點?本文綜合各大機構、學者的觀點爲您解讀。
经济下行压力大 降准降息有空间
據《國際金融報》,複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表示,中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各項經濟指標都不算太好,宏觀調控面臨嚴峻複雜的形勢,需要更爲寬松的貨幣政策環境,提升宏觀經濟市場流動性,增強市場活力。中國目前的利率與歐美國家的零利率水平相差較遠,因此下半年央行的降息降准存在既定空間,尤其是下調存款准備金率空間更大,有利于提升貨幣流動性,促進經濟走勢上揚。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表示,央行下調存貸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率,旨在發揮基准利率的引導作用。央行降准降息有利于促進貨幣供應量增加,增強銀行放貸意願,從而解決部分企業的融資難問題,降低企業的債務壓力,促進企業樂觀入市,積極從事各類經濟活動,釋放市場活力。
奚君羊也明確表示,下半年貨幣政策預調微調的幅度可能要小于上半年。若貿然降息降准,或是降幅較大,則可能會出現物價過度上漲,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環比漲幅過大的不良後果,因此,央行對此抱有謹慎態度。下半年央行是否降息降准,還要關注物價走勢情況。
外汇占款降低 降准概率上升
7月末,央行口徑外彙占款26.41萬億元人民幣,下降3080億元;同時,7月末,金融機構口徑外彙占款28.9萬億元人民幣,下降2491億元。央行口徑與金融機構口徑外彙占款雙雙刷新單月最大降幅紀錄。
外彙占款此前經常被視作向市場提供流動性的主要渠道。外彙占款是指中央銀行收購外彙資産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由于需要國家用本國貨幣購買外彙,因此增加了“貨幣供給”。如果增加,則意味著注入流動性,減少則相反。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周景彤分析,外彙占款大幅減少,增大了利率上行壓力,在宏觀經濟總體疲弱的背景下,這增大了近期降准的概率。
13日,彙豐分析師在研報中表示,預計中國央行三季度再次降息25個基點;預計中國央行三季度下調存准率100個基點。
宏觀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減,雖然央行表態人民幣貶值預期不會持續,但仍需觀察外彙占款走勢。若外彙占款下降過快,將大幅提升降准的可能性。
工业品通缩加深 需降息刺激经济回升
7月CPI通脹率同比上漲至1.6%,PPI通縮率進一步下滑,同比降幅達5.4%,創本輪PPI通縮最低水平。盡管今年全年CPI將上升2.1%,但仍然低于全年國務院設定的3.0%的目標水平。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認爲,“盡管豬肉價格上漲,中國仍然面臨通縮風險。”
中金公司報告認爲,工業品通縮進一步加深,在名義利率仍然偏高的背景下,工業企業面臨的實際利率仍然太高,這大幅削弱了企業固定投資意願,也非常不利于企業增加庫存投資。預計貨幣政策仍將保持寬松,通過降低實際利率刺激經濟回升。業內人士表示,7月CPI溫和上升不會制約穩健的貨幣政策,在名義利率仍然偏高的背景下,下半年仍然存在降息降准的空間。
“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物價上漲又不是很嚴重,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會維持目前的方向,穩健、略微寬松的中性貨幣政策會是一個長期的政策。”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預測說。
預計下半年降息1次降准2次
澳新銀行認爲,經濟增長動能還沒完全回升,央行可能會維持寬松的貨幣政策。澳新仍維持早前的預測,認爲央行將下調利率25個基點,並在第三和第四季度分別再下調存款准備金率50個基點。
摩根大通朱海斌表示,預期2015年下半年將出台新一輪降息和兩輪降准,並輔以定向量化措施。
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上海證券報等三家機構共同發布報告指出,可抓住美聯儲加息前的窗口期再次降息一次。另外,爲“穩增長”創造適度寬松的資金環境,釋放寬松信號來鼓舞信心,未來可擇機再次降准1-2次。
最精准經濟形勢政策分析、最專業經濟研究方法教授、獨家宏觀新聞爆料與解讀,盡在鳳凰小報告,掃描二維碼免費閱讀。(ID:ifengx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