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在美受訪時未作表態,但業內認爲還有戲
在連續幾周降息降准的預期落空之後,市場對于下一步貨幣政策的預期也發生了非常微妙的變化。各種渠道釋放的多種信號錯綜疊加,讓不少人士對未來貨幣政策走向一時難作抉擇。
周二,央行行長周小川在美國接受記者采訪時,拒絕就中國是否還會降息表態,並稱人民幣彙率處于合理水平。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前期降息降准對于降低長期融資成本的效果有限,但是貨幣繼續寬松仍然有必要,預計空間可能有所收窄。未來,刺激經濟進一步複蘇不能僅依靠貨幣政策,需要更多財政政策和産業政策護航。
是否再降息,周小川未予表態
中美第七次戰略與經濟對話于6月23日、24日在華盛頓舉行。周小川在參加會議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人民幣彙率處于合理水平。他拒絕就中國是否還會降息發表評論。
周小川指出,美國仍然對中國保持著大規模貿易赤字,因此美國方面認爲人民幣彙率水平不太合理。
他認爲,應該從一個國家對全球所有國家的出口和進口水平來看待這個問題。中國經常賬戶盈余占GDP的比重已經從近年的高點10%左右回落到2%以下,這表明中國經常賬戶盈余處于很平衡的水平。
针对美国财长Jack Lew敦促中国进行汇率改革一事,周小川表示,这样的说法并非美国官方的一致意见,只是美国方面在某些特定场合的说辞。
今年5月,Lew曾表示,中國需要開放經濟及貨幣,讓人民幣可自由兌換。他還表示將花時間觀察中國是否已改變彙率政策,是否符合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透明化協定;需觀察人民幣承壓時,中國是否能避免進行幹預。
市場預期悄然生變
本來非常強烈和明確的降息降准預期,最近變得有些模糊。有不少人猜測,央行的貨幣政策是不是要做出一些調整。整個市場陷入一種持續的觀望氛圍之中。
6月23日,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再現空窗,這已是央行連續第19次在公開市場暫停逆回購。除了暫停逆回購,不久前央行向部分機構進行了定向正回購,期限包括7天、14天和28天,總操作量逾千億元人民幣。正回購實則意味著央行是在“回收”市場上的流動性。
另據媒體報道,央行至少沒有全部續作上周到期的約6700億元MLF(中期借貸便利)。MLF是中央銀行提供中期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不續做則意味著央行沒有進一步寬松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實際上,在最近一段時間,在新股發行、商業銀行上半年末考核等多重壓力之下,銀行間流動性略顯緊張。但此時,央行並未選擇按照更低的利率完成MLF續發,也引得市場的猜測,央行是否在變相收緊流動性。
實際上,大部分分析人士認爲,無論是定向正回購操作,還是不再續作MLF,都並非央行主動而爲,而是商業銀行從自身出發,不願持有更多的流動性。不過,這也從側面說明市場本身已經不缺乏流動性,央行若繼續注入流動性,這些流動性可能將是無效的,或者不能形成有效的信貸投放。
“貨幣政策實際上還是總量政策,央行也無法控制資金的流向,而資金具有逐利性,可能在多繞了幾個圈之後,又進入高風險、高收益的領域,而非政策當初希望引導進入實體經濟中。這種情況下,是否還要加大貨幣政策寬松的力度,央行可能也在觀望。”一位商業銀行人士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