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 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以下为各大机构及专家解读:
民生宏觀:降息之後還有降息
①外部有實際有效彙率偏高制約出口,內部有經濟下行和地方債務置換,降息緩釋彙率壓力,劍指高企實體融資成本。
②貨幣市場利率迅速下行,銀行間流動性十分寬松,流動性供需缺口已通過降准緩釋,通過價格手段降低融資成本可行,降息之後還有降息。
③存款利率定價範圍繼續擴大,一年期定存最高浮動可至3.3%-3.4%之間,利率市場化再進一步。但實體經濟下行,可匹配的高收益資産供給收縮,預計銀行尋找高成本負債來源動力不強,將存款利率上浮到頂意願不大。
④降息周期下股債雙牛大邏輯未變。房地産基建已成爲過去,産能去化壓力凸顯,實體回報率不足意味著居民資産重配+無風險利率下行+債權類資産風險溢價上升並存,股債雙牛仍可延續。
滕泰:降息不是中國版QE
萬博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評降息:降息不是中國版QE,是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在路上。中國經濟下行趨勢未改,各項指標未見好轉,企業實際融資成本仍然是歐美的兩倍以上,持續降息是必要的。目前降息力度仍然不夠,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會體現到三季度。單次降息對股市短期漲跌影響是不確定的,但降息趨勢對股市的影響是積極而確定的。
中信建投黃文濤:牛陡行情將繼續演繹
中信建投 黄文涛:一,降息如期而至,降低社融成本决心昭然。背景是通缩警报未解除。PPI连续38月为负,超过亚洲金融危机时期记录。产能过剩未缓解,需求疲弱和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低位,决定了工业领域通缩还将持续几个季度。通缩是2015年最大风险,而不是通胀。维持全年CPI为1.5-1.6%的判断。CPI进入1时代。
二,實際利率高企制約投資與消費。需要降低名義利率方能破解困局。經濟下行壓力很大,維持至少三季度經濟才能短期企穩之判斷。降息之路並未結束。
三,利率市場化接近尾聲,在降息降准周期中,銀行資金成本是下降而不是上升(見專題報告)。有利資産端收益率下行。
四,未來存准率將降至10%左右的常態化水平。考慮到銀行風險管理,需求下降,可能出現寬貨幣,緊信貸格局,有利債市。五,基本面政策面護航,貨幣市場利率低位,牛陡行情將繼續演繹。如果這都不算愛,央媽心裏好悲哀。
海通宏觀:擁抱股債雙牛
海通宏觀姜超、顧潇嘯【流動性觀察】:不QE必降息,擁抱股債雙牛:當前經濟整體低迷,高利率是主要風險,6.8%的貸款利率遠高于5.8%的GDP名義增速,意味著亟需降低利率,緩解企業高融資成本風險。央行[微博]1季度貨幣政策報告稱物價或長期低位運行,擔憂實際利率上升,同時稱無須以量化寬松的方式大幅擴張流動性水平,則意味著在傳統降息降准等政策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我們判斷未來降息仍有4次以上空間,准備金率或將降至10%以內。當前居民財富正從存款、房産轉向金融資産,而持續降准降息將強化利率下行趨勢,股債雙牛成爲中國去杠杆的最完美路徑,金融大時代已經來臨,也值得盡情擁抱。
南方基金:從兩方面有利于A股市場
南方基金降息點評:央行決定5月11日起存貸款對稱降息0.25%,降息時間和幅度符合市場預期。近期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和四月份經濟數據不佳,促使央行采取降息的措施來刺激經濟增長,這次降息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預計二季度我們經濟增速有望見底,下半年緩慢回升。在經濟轉型期,經濟增速難免出現一定程度下降,因爲舊有的一些增長引擎逐漸減弱,而新的增長方式還要摸索,我們要適應這種經濟“新常態”,用時間換空間,找到新的經濟增長方式。
降息從兩個方面有利于A股市場,一方面降息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有利于一些利率敏感型行業,如房地産、汽車、基建、一般工業等,提高這些行業盈利能力,一方面降息降低了股票的要求回報率,提高股價。近期大盤出現大幅震蕩整理,預計本次降息會促使大盤在權重股帶動下大幅反彈。
中信證券:降息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表示,央行降息的時點符合預期,主要是出于基本面的考慮。第一,經濟增漲下行壓力明顯,內需外需低迷,第二,現階段融資成本高。從央行角度來說,降息主要是爲了降低融資成本,將資金引向實體經濟。
諸建芳進一步指出,央行降准降息還將持續,針對現在的經濟狀況保持流動性的進一步寬松是政策趨向。
華泰非銀:降息捋順非銀投資邏輯
華泰證券非銀團隊稱,非銀板塊今年以來顯著跑輸大盤及其他行業,作爲降息的主要受益者,將迎來反彈。降息釋放流動性,利好券商股。1)激活交易量,直接利好經紀、兩融業務;2)降低券商融資成本,擴大資本中介業務息差;3)激活場外資金入市,激活市場。
魯政委:貨幣政策由穩健轉向實際上的寬松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此次央行降息,標志著貨幣政策調控思路的重大轉變:此前的“穩健”操作轉向實際上的“寬松”。以此支持融資成本的下降和地方債置換。但是,如果降息不輔以流動性的寬松,利率的下降就很難持續。
魯政委預計,下一階段央行的政策將是“扭轉”,以常態化的降准或PSL壓低3個月以上期限的利率。
央行马骏:降息为稳增长 不应解读为量化宽松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認爲,此次下調利率主要是因爲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有必要通過降低名義利率來達到降低實際利率、穩定投資增長的目的。他強調“不應該將這次利率下調解讀爲中國版的量化寬松(QE)。”
關于這次將存款利率上限直接從基准利率的1.3倍擴大到1.5倍,其主要考量是防止“誘導性上浮”。估計,由于當前流動性充裕,通脹率和市場利率都趨于下行,大部分金融機構不會用足這個1.5倍的上限。
李大霄:利好房地产市场 减缓股市的下跌速度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央行降息,其目的是用強有力措施來穩定經濟增長,利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利于房地産市場的穩定,同時對減緩股市的下跌速度和下跌節奏有非常重要影響。但減息並不能改變大部分股票在全球市場中處于絕對高估的基本事實。
向松祚:全年人民幣貶值幅度不會超過5%
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微博]表示,目前人民幣客觀存在貶值趨勢或要求,但是綜合各種因素全年貶值幅度不會超過5%。我不認爲投機性資本外流會成爲威脅中國金融穩定的主要力量,即使資本賬戶完全開放也無需擔心資本外流。
屈宏斌 :下一步或降准50基点
降息25基點符合預期。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通縮風險上升,降息既是形勢所逼,亦爲明智之舉,有助于引導市場利率下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然單次降息不足以完全緩解實際利率攀升、企業融資成本居高不下的矛盾,應進一步寬松穩增長抗通縮。
葉檀:銀行們改革會更激進
降息了,第一,貨幣寬松周期已開,沒有最寬只有更寬;第二,市場早有傳言,有所消化,對市場有利好,不是特別大;第三,實際利率仍高,因此對過剩産能的企業不會有多大刺激,未來只能不斷降准降息。最後,以利率市場化維持市場形象,倒逼銀行改革,銀行運作會更加激進。
(責任編輯:HN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