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央行又降息了,這是自2014年11月、2015年3月兩次降息後的第三次。三次降息,僅用差不多5個月時間。央行爲何如此快的地降息?要實現什麽目標?會對中國宏觀經濟産生什麽影響?
目前中國貨幣政策已進入了穩步寬松時代。而且,這個寬松是根據宏觀經濟需要寬松,而不是短期給出一個明確寬松預期。央行爲了避免制造負面預期,口頭上是一直死咬“穩健貨幣政策”口徑。央行這麽做的目的,是爲了市場産生惰性預期,那樣會影響貨幣政策的客觀效果,也會影響央行貨幣政策的靈活性。
當前,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外部需求波動較大,我國經濟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同時,國內物價水平總體處于低位,實際利率仍高于曆史平均水平,爲繼續適當使用利率工具提供了空間。鑒于此,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貸款及存款基准利率各0.25個百分點,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央行給出的原因是:由于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外部市場需求又不穩定,宏觀經濟增長壓力因此比較大,同時物價水平又處于低位,基于此就有了降息空間。通過降息,可以降低市場利率,降低企業使用資金成本,從而提振投資。當然,央行這次的表述是“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什麽是“中性適度的貨幣政策”?直白點說,就是只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需要貨幣政策調成什麽樣,貨幣政策就調整成什麽樣。
就當前來說,貨幣政策有兩個目標:一是穩住經濟增長,使得GDP增速總體保持在7%左右。二是在穩住經濟增長的同時,圍繞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調整貨幣政策。恰巧,這兩者是同向的,所以事實上貨幣政策就是圍繞後者服務。貨幣政策在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和升級的同時,自然就刺激到了宏觀經濟增長。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降息對宏觀經濟來說主要是穩經濟增長和促轉型升級,同時加快金融創新和投資創新,加快利率市場化和推進資本市場開放。通過這些手段,可以加快我國金融投資體系的進一步完善。當然,降息對房價將再次構成支撐,在房地産市場資金鏈緊張逐漸趨緩的背景下,房地産市場短期降價壓力減輕,房價會逐漸趨于穩定。至于房價是否有更大降價壓力,要看這連續的降息降准後的新房購買情況,如果依然不溫不火,那麽當貨幣政策下調空間縮小,則房價將再次面臨降價壓力。
那麽,這次降息對股市又有什麽影響呢?對大勢無疑是利好。這波行情,融資融券的融資功不可沒,爲市場注入一萬多億資金,央行降息會降低證券市場的資金使用成本,對股市自然是利好。同時,由于利率降低,股票市場收益率提高,則必然會有大量資金從儲蓄向股市搬家,這又會刺激股票市場上漲。再加上,降息會降低企業的資金使用成本,提高利潤增長預期。基于此,毫無疑問降息利好股市大勢。
(責任編輯: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