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克
即將過去的這個周末恐怕會讓很多人難以忘懷。周五,正當證監會主席肖鋼在台上大談資本市場對科技企業的支持,股市卻在上演無情暴跌,滬指大跌近8%,一路跌到4200點以下。
無數融資盤被消滅,高杠杆場外配資的投資者血本無歸,整個周末,各種場合都在討論如果央行不出利好消息,周一開盤會繼續暴跌,會殃及規模更大的低杠杆投資者,使股市陷入暴跌、強制平倉、再暴跌的惡性循環的可能性。
隨著央行在周末傍晚放出的降息和定向降准,這種討論可以休止了,周一股市至少不會繼續大跌。
央行降息多少,定向降准多少,能釋放多少資金,這是今年第三還是第四次,這些數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表明了執政者的不希望股市繼續下跌的態度,而且居然還是降息降准的“組合拳”。
中國調節股市的機構有三個,財政部的印花稅、證監會的新股發行,以及央行的貨幣政策。上調印花稅,增加新股發行,升息提准都是打壓股市的信號,反之是鼓勵股市的信號。在從去年四季度以來的這輪牛市裏,周小川的央行開啓降息降准周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肖鋼的證監會則借助牛市讓一大批新經濟企業上市,樓繼偉的財政部則無所作爲。
所謂傳言肖鋼承認的“改革牛市”的邏輯,就是在中國經濟從重化工向互聯網plus的轉型中,那些沒有盈利,無法從銀行貸款的科技公司,唯有從股票市場融資才能發展起來。另外大量企業幾近破産邊緣,迫切需要上市籌資緩解困境。所以股市必須要起來。
所以有人說這一輪牛市裏,央行負責快,證監會負責慢,不是沒有道理。
牛市從來不會一字向上,而是會有調整和間歇,每當證監會加強監管,增發股票使市場恐慌情緒加重時,央行都會適時的出台利好政策來對沖。周小川並不是第一次這樣做。就在4月中旬證監會規範兩融的那個周末,導致某周五股市暴跌之後,周日央行就宣布降准。
這一次暴跌的背景是證監會“嚴打”場外配資,以恒生電子HOMS系統爲代表的配資工具作爲創新型的金融工具,讓以前只能零敲碎打的場外配資一下子能夠規模化和互聯網化。據恒生電子董事長估計有數千億的規模。
證監會,在滬指2000點的時候不查配資,開了融資,允許20個個人賬戶;在3000點的時候不查配資,央媒還廣泛宣傳“改革牛市”;在4000點的時候不查配資,人民日報甚至發了社論稱牛市才起步;而到了5000點開始查配資,一周一鍋端。
證監會的舉動在短短兩周的時間裏,讓滬指下跌了20%,創業板跌的更多。
果不其然,周小川再度出手,力度甚至大過前一次。
然而,“央行此次降息降准是不是在救市?”面對搜狐財經記者在陸家嘴金融論壇上的提問,央行某司長卻回答說:“我也是聽你說才知道。”
能說央行保密工作做的好麽,還是說央行和證監會聯手把股民玩弄于鼓掌之中。就在周五的例行發布會上,證監會還聲稱暴跌是市場上漲過快的自然調整。而對于降准降息,如高盛哈繼銘這樣的經濟學家則認爲現在沒有這種急迫性。就像誰都知道現在銀行資金在通過信托渠道流入股市,監管層卻視而不見,如同“皇帝的新衣”,把股民當猴耍麽?
毫無疑問,有人提前獲得消息。多渠道證明私募早在5月中旬就開始減倉,到6月份普遍減到了40%倉位。大資金在這一輪牛市裏賺的盆滿缽滿,正如複旦孫立堅教授所言,這一輪震蕩牛市是財富的重新分配,是對散戶的血洗。那些在五月份入場的新股民,和上周慘遭爆倉的加杠杆的場外配資投資者成了這一輪震蕩的犧牲品。
周一開盤,滬指會不會漲不好說,從這一輪降息降准周期來看,發生過第二天開盤下跌的情況。但至少,周一股市不會大跌。
如果再度出現大跌,那就說明一件事,鬥不過市場,而這將會是破天荒的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