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房地産板塊集體爆發,引發了業內極高的關注,而本次地産股的“躁動”,和這兩天一個傳言有關:房貸利息支出將可以抵扣個人所得稅!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融360小編先來說明一下,房貸利息抵扣個稅,即將住房貸款産生的利息抵減納稅人個人所得稅的應納稅額,從而降低供房者的個人所得稅稅負。舉例:50萬貸款按目前的基准利率4.9%計算,首月利息爲500000*4.9%/12=2042元利息。如果按10000元的月收入也就是目前20%稅率檔計算,其節約的個人所得稅接近2042*20%,約爲200元。
也就是說,其原本稅負越高,節稅優惠力度越大。可以說,房貸利息抵扣個人所得稅,只對中高端人士是利好。可這並不是說劫貧濟富,因爲沒有人並沒有從窮人手上拿錢,而是國家從富人手上少拿了而已。
對于房貸利息抵扣個稅,主要基于幾方面的考慮:
1.迎合經濟體制改革下財稅體制改革的需求。
2.通過抵扣個稅方法能夠降低購房者按揭貸款的成本,達到樓市去庫存的導向。
3.通過減稅變相提高人們的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費。
刺激樓市是一個舊話題,最近兩年針對樓市的刺激政策層出不窮,房貸利息抵扣個稅只是換了個方式。而早在1998年,上海爲了應對東南亞金融危機對樓市的影響,曾出台過爲期5年的個人購房退稅政策。
利好谁?——别高兴太早
1.地産商
地産股連續的暴漲,除了人民幣加入SDR外,明顯是收到房貸利息抵扣個稅傳言的影響。對于地産商,一定是有利的,降息、減稅等,都爲購房者節約大量成本,從而推動房地産市場的活躍度。目前中國房地産市場庫存過多,如果房貸利息抵扣個稅傳言爲真,將會爲去庫存貢獻一份力量。對于樓市來說,是雪中送炭的政策。可是,市場總有其本身的運行規律,任何的政策只會短期刺激,從長遠趨勢來說,影響並不大。
2.窮人
窮人基本可以“羨慕嫉妒恨”了,連個人所得稅的門檻都達不到的,不用考慮太多。
3. 中产、富人
收入越高,節稅越高,但前提是必須買房。可是別忘了,每一次針對購房人的利好,都會馬上直接反映到樓價上:年初降息後,樓價馬上上漲,上漲的幅度剛好覆蓋政策帶來的利好效果。這是市場的正常現象,作爲價格被動接受者,購房人並不會從任何政策利好中真正獲得大部分的優惠。當然,一定程度上的好處還是有的。
當然,從整體上說,房貸利息抵扣個人所得稅政策傳遞的積極信號很強:刺激樓市、刺激消費、完善稅收、更加公正等等。
真的吗?——反正我信了
早在今年5月,批轉了發改委《關于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要研究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改革方案,並將于2017年付諸立法。意見特別提到“完善稅前扣除”改革,其中重要內容是增加住房按揭貸款利息支出等專項扣除項目。
在此之後,財政部于今年9月8日發布了《財政支持穩增長的政策措施》,表示將要深入推進財稅體制等改革,研究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
12月2日,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賈康表示,有關房貸利息抵個稅,研究方面確實有這個方向,具體的時間還不能確定。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表示,有關房貸利息抵個稅的做法還沒有落地,不會倉促出台,因爲需要一定的立法程序,但確實是改革的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