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良率持续攀升 商业银行争夺房贷“缓冲”)
在“去庫存”一系列房地産政策刺激下,商業銀行房地産貸款隨之迎來了一波爆炸式的增長。
然而,市場交易的火爆同時刺激了房價,如今市場頻頻傳言銀行將收緊貸款調樓市。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南京、深圳、濟南等地的貸款政策波動僅是區域性的正常現象。全國大部分城市按揭住房貸款仍呈寬松態勢,購房優惠政策也暫無調整。
同時,對于商業銀行而言,在不良貸款持續上升的情況下,按揭貸款業務仍是“香饽饽”。相比利潤較高的開發貸,銀行貸款落腳點還是以風險控制爲主。
爭奪“香饽饽”
“在北京購首套房的利率能做到基准利率的8.3折,這是底價了。”一家國有大行人士表示,國家政策鼓勵購置住房,銀行方面的額度和審批都很正常,並不存在貸款收緊的趨勢。
該人士向記者透露,由于今年上半年住房交易量的猛增,也帶動了銀行房貸業務。一線大城市的房價更堅挺,可能優惠上折扣多一些,而銀行投放資金的量也相應大一點。二三線城市則視當地的房價和市場行情決定,分行層面判定是否存在價格虛高風險,並擬出貸款政策,但是首套房總體上利率都在基准利率之下。
“國家政策上是支持‘去庫存’的,控制房價不會通過收緊貸款的方式來實現。”上述國有大行人士稱,改善性住房關系到百姓民生,也許時下房價可能漲得虛高了,但是這是與供需相關,並非僅僅由銀行房貸所決定。所以,通過控制銀行貸款抑房價只是一種擔憂,政策層面現在沒有變化。
7月21日,央行發布了《2016年上半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報告稱,2016年6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01.49萬億元,同比增長14.3%。值得一提的是房地産貸款增長加快,其中個人購房貸款增長尤爲突出。
該報告顯示,2016年6月末,房産開發貸款余額5.41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增速比上季末低2.1個百分點。個人購房貸款余額16.55萬億元,同比增長30.9%,增速比上季末高5.4百分點,比各項貸款增速高16.6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2.36萬億元,同比多增1.25萬億元。
上述國有大行人士預測,從今年上半年交易來看,購房貸款增長是新政策刺激了一部分需求,可能下半年銀行貸款的增速會平緩一些。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北京、上海和廣州,國有大行的首套房貸款利率多在8~8.5折,與股份制銀行相比差距微乎其微。
“招行、民生等股份制銀行也在加強房貸業務,基本上8.5折沒問題。”一家股份行信貸部人士向記者透露。
該股份行信貸部人士認爲,在資金緊張的時候,股份行對于房貸業務是“不屑”的,因爲利潤很低,資金能夠投向利潤更高的業務中。
“這筆賬很好算。”該股份行信貸部人士向記者介紹,目前央行的基准利率是年化4.9%,8.5折貸款優惠利率爲4.165%。銀行給規模性企業貸款的利率幾乎都高于基准利率,而股票配資和股票質押項目之前能夠做到年化6%~7.5%。要是限制行行業貸款,貸款的利率能夠上浮到更高。
“商業銀行眼下最大的困境是資産荒,銀行流動性是充裕的,但是項目偏少。”上述股份行信貸部人士坦言,由于經濟形勢不佳,銀行信貸風險也在增加,很多高風險項目和過剩行業的項目是不敢涉及的。按照銀行的資金成本計算,房貸業務的毛利率空間不到2%,在所有信貸項目中屬于一個很低的水平。
實際上,8月3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更好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一文中也喊話“去庫存”和“抑房價”。在調控的方式上,發改委給出了五點建議包括發放購房補貼、品牌企業項目收購、完善配套設施增強吸引力、擴大新增供地和盤活存量土地、調整住房和商業營業用房土地供應比例,但是並未涉及銀行貸款政策。
不良“緩沖”?
面對市場高風險和高收益的貸款項目,商業銀行眼下做房貸的背後也有一絲無奈。由于銀行資産質量的惡化,不良率的提升,銀行將房貸業務作爲一個緩沖劑,不僅有助于規模的做大,資産質量也會相對穩定。
根據銀監會剛剛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6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爲1.81%,相較于一季度末1.75%增加0.06個百分點。從2015年年初至今,銀行業不良率從1.39%上升到了1.81%,漲幅較明顯。
8月2日,作爲首家披露業績快報的上市銀行,招商銀行的不良貸款增長也印證了行業資産質量惡化趨勢。數據顯示,招商銀行上半年歸屬股東淨利潤同比增長6.84%,達到352.31億元。不良貸款率1.83%,較2015年年末再次增長0.15個百分點。
“按照監管披露的銀行不良數據,行業1.81%的不良率尚在可控範圍內。但是,逾期貸款的暴增,下半年經濟可能的下行都會給銀行帶來壓力,所以市場擔心的是未來銀行不良率進一步的上升。”北京某券商分析師表示。
該分析師認爲,“去庫存”和“去産能”就意味著有企業退出和倒閉,也就是說一定會牽涉到銀行對企業的貸款。從業務上講,銀行要降低這種可能,就要收縮過剩産能領域的貸款。相比之下,房貸具有很強的安全性,這也是銀行無懼房貸規模的原因。
“即使房地産開發貸的利率高,總行也不願意做,因爲相應的不良也會高。此外,銀行更擔憂的是給其他機構接盤,這種損失更是承擔不起。”青島一家股份行分行總經理表示。
他認爲,從銀行的房地産貸款思路來看,更希望看到房地産商通過銷售回款來實現融資,而不是做開發貸。“地産商與銀行合作之後,通過將住房出售在銀行做購房貸款,這相比直接開發貸安全性要高得多。”
據相關媒體報道,近期一家股份行在下發的2016年房地産行業授信政策中明確,對于2015年三季度以後拿地且土地成本過高的項目,原則上不介入。同時,該行要求對加強前端融資管理,對全國前20名的房企,融資比例不超過土地成本的60%,其他房企則不超過50%。
“白名單制度依然執行得很嚴格,銀行在開發貸業務上的口徑還是‘不增’。”上述青島某股份行分行總經理認爲,這與整個市場的環境是相關的,銀行也在控制資金直接進房市炒樓。
“此外上半年銀行房貸業務增長過猛,不排除部分銀行因爲額度會控制貸款節奏,體現在審批速度等等方面。”上述青島某股份行分行總經理表示,這是一家銀行信貸結構調整需要,並不是政策導向。
重点推荐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 网易股票 >
证券要闻 行业动态 公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