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位于濟南西部的在建樓盤。(資料片) 齊魯晚報記者 王媛 攝
齊魯晚
報記者 針對網上流傳的“房産中介
做高房價騙取銀行貸款”的消息,3月3日,記者在濟南暗訪發現,幾家房産中介都承諾可以做到首付2萬元,貸款70余萬元,並稱“已經辦成過很多筆”,“你放心就是了”,但是肯定不是通過銀行正常渠道辦理,購房者只要沒有信用卡逾期和房貸違約記錄,基本上沒問題。購房者甚至可以在合同中與中介約定,若拿不到貸款,中介費全額退還。
做高房價“骗”银行,多贷的当首付 3月3日,記者登錄58同城官網,在同城搜索中輸入“首付1萬”、“首付2萬”等關鍵字後,彈出大量二手房源,總價普遍在五六十萬元左右,高的能達到七八十萬。3日上午,記者電話咨詢後,來到城北一家中介門店。
該中介工作人員李強(化名)給記者搜尋了一套價格100萬的房子後解釋:140平米的房子,均價在7000元左右,總價在100萬左右,但這個小區內有每平米8000元的,那麽房價就可以做到110萬元。“如果你是首套房,本來你可以貸80萬元,現在你可以貸88萬元。”
將多貸出來的8萬當首付款,購房者只需要首付12萬元,就可以買100萬元的房子。
在另一家房産中介挂出的賣房信息中,濟南青龍山小區一套110平米的房子售價74萬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套房子可以做到首付2萬元,貸款72萬元。具體的操作辦法就是做高單價。“這套房子的售價爲每平米6000多元,但是在同一個小區,條件好的房子可以賣到每平米8000多元,通過高評估,可以把一套實際售價74萬元的房子,按照總價90萬元進行貸款,高得太離譜做不到。”
按照這個方法操作,購房者只要首付2萬元,就可以在銀行拿到72萬元的貸款。
還有一家房産中介的工作人員說“辦過很多”,前幾天一個購房者首付15000元,買了一套總價80萬元的房子,“現在已經入住,所有交接手續都辦好了”。
小飯店小超市的收入證明管用 李強說,“你與我們簽訂總價爲100萬元的購房合同,但給銀行材料顯示的是總價110萬元的房子。”通過這樣的約定,購房者可以以較少的首付購買高價房子。當記者詢問怎麽向銀行證明其高價合同時,李強告訴記者,這需要評估機構鑒定,“還要看評估機構”。
記者質疑是否違法時,李強反複告訴記者這是合法的。“只要你能證明自己有償還能力即可。第一,你誠信沒問題;第二,你的銀行工資明細能證明你收入能還得起房貸。”記者詢問銀行能否審批時,他告訴本報記者,“能審批,問題不大。”
記者向另外一家房産中介詢問,如果沒有工作單位,怎麽才能開出收入證明?這家中介的工作人員說,這個問題非常好解決,只要你的朋友裏有開小賣店的、開小飯店的、賣衣服的、開小超市的,只要是手裏有公章的單位,就可以很方便地開出一張收入證明。“把月收入開高點就行”。
唯一難辦的就是征信,不能有違約記錄。信用卡不能有惡意逾期還款記錄,如果以前曾經貸款買房,那不能有貸款違約記錄。
李強告訴記者,記者與中介簽訂房價爲100萬元合同後,其他事項可以交由該中介金融部辦理。“你只要准備好身份證、個人征信證明、工資流水等,到時候去銀行辦理簽字即可。”
當記者質疑會不會給銀行帶來風險時,李強回複道,只要你具備償還能力就沒有風險。李強還對記者透露,如此操作售房的比較多,“當然這樣操作要征得房主的同意”。
商貸沒問題,公積金做不了假 如果將總房價做高,那麽會不會造成多交契稅?一家房産中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以售價74萬元的房子爲例,給房管局提供的是74萬元的購房合同,契稅不會增加,給銀行提供的是房子總價90萬元的材料,“兩邊信息不說話”。但是這種做法,公積金貸款做不了,商業貸款沒問題,因爲公積金貸款與房管局信息聯網。
3日下午,記者又電話咨詢另外一家房産中介,工作人員張大力(化名)告訴本報記者,他們也可以做高價格。根據張大力的說法,該中介操作方式跟李強描述的操作方法相差無幾。張大力也承認,“其他中介也存在將價格做高來貸款的操作方式。”
“我們做過很多這樣的交易,保證銀行能通過,因爲我們與銀行有合作,當然不是走正規途徑。”張大力告訴記者,可以把保證貸到銀行款寫進合同裏。
張大力也承諾,只要你征信證明沒有問題,“如果工資明細達不到,可以找個超市等,只要有公章,蓋上章,做一份假工資單也可以。”
律師: 不構成貸款詐騙罪 但購房者有風險 山東千舜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王偉告訴本報記者,是否構成貸款詐騙罪需要看動機。貸款詐騙罪是以非法占有爲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行爲。
王偉告訴本報記者,我國的貸款詐騙罪要求行爲人以欺騙方法騙取貸款的同時,還必須具有非法占有銀行貸款的目的,二者缺一不可。許多民事“套貸”糾紛均涉及以虛假信息套取貸款,具有欺詐因素,但不一定要非法占有該項錢款。
“在合同法上來講,以欺詐手段簽訂的合同,銀行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認定合同無效,並要求買房人返還貸款。”王偉告訴本報記者,對于購房者來說風險還是比較大的。
齊魯晚报记者
銀行: 說服或買通信貸員 並非不可能 市場價100萬元的房子,以110萬元的成交價去銀行申請房貸,按照銀行的審批流程,這個價位要高過銀行掌握的評估價,因此很難通過審批。當然,如果中介能以“同小區房子的不同價位”說服信貸員,或者幹脆買通信貸員,把相關的申請材料備齊之後,還要提交給上級分行進行審批。省城一家國有銀行的個貸經理馮女士告訴本報記者。
“如果申請材料能夠以假亂真,那申請下房貸也並非不可能,但信貸員就要承擔這單業務的潛在風險。”馮女士說,銀行的信貸部門會對房貸業務做定期檢查,特別是二手房業務,如果在複查時發現成交價格虛高,那就會追究客戶惡意多貸的責任,這在房貸合同裏是有約定的。一旦認定貸款人沒提供真實貸款資料的惡意多貸行爲,就會責令其將房貸立即結清。而經辦業務的信貸員也會被全行通報,並接受相關處罰。
濟南市房管局一工作人員也明確告訴本報記者,“這明顯是違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