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北京、上海等少數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按原規定執行。首套房首付降低到20%後,如果買一套300萬元房子,月供要增加1818元,整體利息支出多了14.25萬元。
本报讯(记者 程婕)个人房贷政策再次放宽。昨天,央行和银监会下发通知,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不过,对于北京、上海等少数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按原规定执行。
通知稱,央行、銀監會各派出機構應按照“分類指導,因地施策”的原則,加強與地方的溝通,指導各省級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結合當地不同城市實際情況,自主確定轄區內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
與之前的政策相比,該政策主要是部分城市的首套房首付比例可以最低降低到20%,而之前普遍是30%;二套房貸款,如果首套房貸款未結清的,首付比例可以降爲30%,之前政策底線是40%,有些地方執行的是50%。因此,此次政策執行後,不限購地區的居民買房,不論是首套還是二套,首付比例可以降低5%-10%,對某些購房人群甚至可以達到20%。值得關注的是,這是繼2006年6月之後,商貸最低首付比例首次重回二成。
浙商銀行昨天第一時間對央行新政作出回應。浙商銀行表示,對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原則上首付款最低比例爲25%,總行將根據各分行當地房地産市場實際情況確定可執行最低20%首付款比例的區域;對已擁有1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的居民家庭,爲改善居住條件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款最低比例爲30%。
易居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昨天表示,首付門檻降低,有利于剛需和首改需求入市,尤其是對于那些收入不低,但積蓄不多的年輕人、年輕家庭,可謂是“及時雨”。因此,這一政策刺激普通住宅需求。
已經在北京周邊看好房下了定金的張先生昨天聽到這個消息後,格外高興。他看中了一套80萬元的房子,首付必須30%,需要24萬元。可他手裏的資金不到20萬,正發愁上哪裏借錢補齊首付。“有了這個新政策,我這一成首付就不用愁了。就算首付降不到20%,降到25%我也可勉強應付,可以輕輕松松地過個年了。”
算賬
套总价300万首付降至20% 月供多了1818元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爲,這一政策對促進購房者入市的影響可能並不太大,因爲首付降低,在利率不變的情況下,則意味著月供增加,償還銀行的利息總額增加。
對首套房來說,目前普遍享受85折的優惠利率4.165%,如果100萬元的房子,以前首付30%,需要30萬,每月月供4303元,20年累計支付利息爲33.27萬元。現在首付最低能降至20%,只需要20萬,但每月月供增加到4918元,增加606元,累計利息增至38.02萬元,增加4.75萬元,漲幅爲14%。如果買一套300萬元的房子,月供要增加1818元,整體利息支出多了14.25萬元。
對二套房來說,由于房貸利率是基准利率的1.1倍,因首付降低導致月供和利息增長的幅度更大。一套100萬元的房子,以前首付40%,需要40萬元,月供4090元,總利息支出38.16萬元;現在首付降至30%,只需30萬元,但月供需要4772元,多了682元,20年需要支付利息44.52萬元,增加了6.36萬元,增長幅度爲16.7%。如果買的是一套300萬元的房子,每月月供要增加2046元,總利息要多支出18.98萬元。
也正是如此,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爲,從結果看,根本上這一政策並未解決房地産需求的根本,對于購房者來說,貸款的利率並未降低,降低首付帶來的是貸款壓力的增加。從市場現實看,因首付降低刺激入市的購房者數量有限。不過,張大偉同時表示,從心理層面看,會刺激一波需求入市。
文/本报记者 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