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買房時,銀行會對貸款人進行綜合評估,來決定是否放貸,有朋友反映,之前沒有不良信用記錄,收入也挺高,爲什麽銀行不給批貸呢?融360給大家總結出,以下幾類情況可能會導致房貸申請被拒。
一、貸款人年齡超過50周歲
通常,銀行規定申請人年齡在18-65周歲,其中25-40周歲是最受歡迎的群體,其次是18-25周歲和40-50周歲的人群,50-65周歲之間的人群,住房貸款申請一般不被通過。因爲貸款人年齡越大,身體出現健康問題的幾率就越大,影響還貸,這樣銀行所承擔的風險就越高。
二、購買二手房的房齡較大
銀行在審批貸款時對所購住房的房齡也有要求,通常是20-25年,少數銀行會要求30年,較爲嚴格的只有15年,可以說房齡越短,越容易獲得貸款,且額度也比房齡較大的高。所以房齡越大,房貸被拒的可能性就越高。
三、貸款人從事銷售行業
銀行在進行房貸審批時,會看貸款人所從事的行業,一般像教師、醫生、金融等行業的人評分會比較高,而從事銷售行業的借款人很容易被銀行拒貸。因爲銷售行業人員的收入浮動較大,銀行無法准確評估其還貸能力,所以就會出現上面所說的,收入挺高,信用記錄也良好,房貸卻批不下來的情況。
四、貸款人醫療保險與養老保險繳納不穩定
有些銀行在審批房貸時會看中貸款人的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的繳納是否正常繳納,因爲這兩類都屬于職工保險,繳納情況從側面反映了貸款人的工作情況,如果貸款人繳納不穩定,說明其工作不穩定,收入也不穩定,銀行擔心其連續還貸能力,所以這類借款人有可能審批被拒。
融360總結:銀行在審批貸款時,會從借款人職業、學曆、年齡,所購房屋年齡,收入狀況等多個方面進行考核,不同的銀行的要求也可能會不一樣,大家可以咨詢當地的貸款銀行,或者關注融360房貸頻道,提前了解政策變化,爲買房做好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