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之後,銀監會緊接著頒布新規,將首套房貸和二套房貸的風險權重“一視同仁”。而這一政策很快被解讀爲:銀行要爲二套房貸松綁了。那麽真的會這樣嗎?
業內爲何會對首套房貸和二套房貸的風險權重如此敏感?原來在去年銀監會公布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差別化”對待首套房貸和二套房貸的風險權重,即首套房的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風險權重爲45%;而第二套房的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風險權重爲60%。但在近日正式公布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中,明確將個人住房抵押貸款風險權重統一規定爲50%。
風險權重統一真有如此大意義?這就要看如何理解風險權重。舉個簡單例子,當銀行放了一筆100萬元貸款時,如果風險權重爲60%,即銀行需要爲這筆貸款預留60萬元的資金,作爲其損失的准備;如果風險權重降爲50%,則只需預留50萬元。這相當于風險權重越低,銀行要爲此預留的資本金就越少。于是當二套房貸風險權重從60%下調到50%,也讓銀行發放二套房貸的資金更加充足。
但真的可據此判斷銀行會爲二套房貸松綁嗎?“說的直接點,即使沒有這個政策,我們也願意放二套房貸。但現在的問題是,不是我們不願意給第二套房貸款,而是需求有限,連首套房都在觀望,更別說貸款成本更高的二套房貸了。”大連一家銀行個貸部負責人坦言。大連另一家國有銀行相關人士也表示,所謂松綁應該是在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上的。但按照監管部門要求,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六成,並執行基准利率的1.1倍,如果這個規定不改變,對購房者來說,二套房貸就松不了。“這個政策執行後,我們全行也就放了幾筆二套房貸,現在是有資金但放款難啊!”
看來,並不是銀行不想做二套房貸,而是購房者貸不貸的問題。所以不管新規讓銀行對二套房貸多麽青睐有加,對購房者而言,這並不意味著購房負擔能減輕,那麽又何來松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