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记者 张美珍 通讯员 周斌)昨日,50余位读者赴本报“周二之约”,向坐诊长江日报法援工作站的两位律师咨询法律问题,一上午,两位律师耐心讲解,为前来咨询的读者面对面解忧。
過戶房屋套貸款 遭遇親戚反悔
2005年初,吳先生急需錢用,就找親戚達成“口頭協議”,先將房屋過戶給對方,讓親戚從銀行套取貸款給自己,然後由吳先生每月還貸,等貸款還完後,再將房屋過戶回來。
手續辦完,吳先生得到25萬元貸款,除仍住該房外,他每月按時還款。10年過去,貸款還清,吳先生再請親戚將房屋名字過戶回來,但對方卻堅決不辦過戶手續。
吳先生昨找到法援工作站,咨詢湖北原道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志雄,王律師一席話,讓他吃下定心丸。
本案中,親戚支付吳先生購房款是用雙方交易房屋做的抵押貸款,貸款也一直由吳先生償還。實際上,親戚未支付任何費用,就取得房屋。
根據合同法,雙方的購房合同,有可能涉及到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屬于合同無效的情形。對此,吳先生可起訴,要求確認合同無效,變更房屋産權登記。
上班起爭執突患精神分裂症 打人者與單位該擔責嗎?
兒子上班時被打,突患精神分裂症,打人者與單位是否有責任?昨日,黃女士匆匆來本報咨詢,在市民之家法援工作站公益律師朱宏偉、李明照解釋下,她准備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據黃女士介紹,兒子小磊在某醫院藥房工作,上班時與同事發生爭執,因同事個大力沈,小磊打不過,後被醫院保安扯開,才平息這場糾紛。
當晚回家,小磊提起此事,家人也未認真。次日,醫院讓打架雙方停崗學習,當晚,小磊便拎著包出門,一連5天沒回家。家人四處尋找不到,5天後小磊自行回家,開始滿嘴胡話。
單位以小磊有肝病爲由,送他住院治療,一周後,單位相關負責人說認爲小磊精神有問題,遂找精神病專家會診,得知其患有精神分裂症。
黃女士說,兒子平時性格內向,但工作生活開車也很正常,從未發現他有精神方面問題。她懷疑兒子的病因爲被打引起。
朱宏偉律師解釋,黃女士可先要求做司法鑒定,鑒定如認定小磊構成重傷,就由公安機關偵查、檢察機關提起公訴,被害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賠償;如小磊構成輕傷,可到法院提起自訴要求民事賠償,也可要求司法機關提起公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