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最後一天,住建部、財政部、央行三部門發布樓市最新利好政策:調整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購房最低首付款比例,擁有1套住房並已結清購房貸款的,購買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降至2成。
對此,想購房的人是不是可以不受束縛想買房就買了呢?本報記者綜合各方面消息,發現專家在這個事件上得出的結論比較一致:公積金二套房首付比例低至2成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麽完美。
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首付比例下調,貸款增多
對于大部分改善型購房者來說,本次公積金新政出台的確帶來了許多便利,可是首付比例下調,就代表著貸款多了,試想一下,如今的家庭買套房子已經花費了幾年的時光,最年輕的也得三四十歲,再用公積金貸款買一套房子,雖然首付低了,可是還款時間少了,貸款多了,還款時間少了,每月的月供自然就高不可攀。作爲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來說,怎麽會冒那麽大的風險來再買一套房子?
房産稅風雨欲來,房子越多稅收越重
除了購房者本身,房地産政策
也是一大因素。2015年8月5日,最新調整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向社會公布,備受關注的房地産稅法正式進入全國人大的立法規劃。許多專家紛紛推測,房産稅實施時間很有可能會在2017年,屆時,擁有多套房子的朋友可要發愁了,房子越多,稅收比例越重,每年光要繳納的稅費都是問題。
房價高始終是買不起房的真正原因
縱觀現在的房地産市場,大家之所以買不起房,主要是因爲房價與人們的收入不成比例。以新鄉爲例,普通人的月收入爲3000元左右,而一套房子均價就要4000元左右,100余平方米的房子總房款要四五十萬元,首付即使按總房款的兩成計算加上契稅也要10萬元,人不吃不喝存上3年才能交足如今算出來的首付。除此之外,人們還要定期還上1000元至2000元的銀行貸款。于是,一個人想要買房,沒有家底就是白日做夢;一個家庭想要買房,要拿一半的家庭收入作准備。房價貴一直成爲阻擋國人買房的重要因素。
因此,對于普通購房者來說,本次公積金二套房首付下調政策影響真的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