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聯合拍板:二套房認房不認貸
2010-06-05 10:03 湖南在線 | 分享 掃描到手機
[摘要]如果你的家庭名下有一套房子,那麽無論是否辦過房貸,再去買第二套房就無法享受首套房貸優惠。這就是傳聞已久的二套房新標准——“認房不認貸”。昨天晚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聯合發出通知,對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中第二套住房認定標准進行了規範。
據新華社電“新國十條”中“最嚴格差別化信貸政策”已經出台一個多月,關于“第二套房”的認定標准4日終于塵埃落定。
如果你的家庭名下有一套房子,那麽無論是否辦過房貸,再去買第二套房就無法享受首套房貸優惠。這就是傳聞已久的二套房新標准——“認房不認貸”。昨天晚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聯合發出通知,對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中第二套住房認定標准進行了規範。
三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規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中第二套住房認定標准的通知》,首次明確了二套住房認定標准: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中居民家庭住房套數,應依據擬購房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成員名下實際擁有的成套住房數量進行認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貸款人應對借款人執行第二套(及以上)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借款人首次申請利用貸款購買住房,如在擬購房所在地房屋登記信息系統(含預售合同登記備案系統)中其家庭已登記有一套(及以上)成套住房的;借款人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一套(及以上)住房,又申請貸款購買住房的;貸款人通過查詢征信記錄、面測、面談等形式的盡責調查,確信借款人家庭已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
對能提供1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申請住房貸款的,貸款人按上述規定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對不能提供1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申請住房貸款的,貸款人按第二套(及以上)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執行;商品住房價格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地區,商業銀行可根據風險狀況和地方有關政策規定,對其暫停發放住房貸款。
爲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國務院近期決定,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對貸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大幅提高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
通知表示,要加強住房信息查詢管理工作。各地要把城市房屋登記信息系統建設作爲落實“新國十條”的一項重要工作盡快做好。2010年年底前各設區城市要基本建立房屋登記信息系統。
银行 史上最严二套房贷政策
“這是我所經曆的最爲嚴厲的房貸政策了。對于銀行而言,絕不是利好消息。一旦實施,必然會影響到銀行的房貸業務。”省工行個金部消費信貸負責人昨日在電話中向記者表示,認房不認貸的政策更加明確地向房地産市場的“剛性需求”傾斜,樓市已非投資渠道。
“房貸政策已經緊到沒有再次收緊的空間了,頂多就是明確停止發放三套房貸,或者類似北京等地出台商品房的區域性限購政策。”長沙某國有銀行房貸人士分析,“房地産市場再次遭遇政策的打壓。如果高房價不能有效遏制,後期不排除出台稅收政策的可能”。記者邱玉峰
房地产 不排除出台更严厉政策的可能
和此前住建部“從嚴”的表態一樣,這次住建部、央行、銀監會聯合發布的《通知》中,對此前樓市調控新政存有多種解讀方式的“二套房認定標准”,進行了“最嚴厲”的界定。
對此,業內資深人士屈國輝認爲,這個“二套房認定標准”通知,是對前期宏觀調控“國十條”政策的細化落實和補充完善,“因爲此前的政策很多都是框架式的,甚至一段時間內有不同的解讀版本和讓人弄不清虛實的感覺,因此需要地方和相關職能部門做這樣的後續工作。”
屈國輝認爲,本次“政策補充”表面上是對前期政策的標准認定,但是實質上是在傳遞一種信息,希望將前期調控政策的影響重新強化傳播。“由此也可以推斷,如果調控在近期仍無實際效果顯現,將不排除中央出台更加嚴厲的政策的可能。”
“本次标准仍有其不合理性,如对于人均居住面积低于现有标准的家庭而言,这部分家庭是最需要房子的,他们应该是需要在首付和利息给予优惠的群体,但本政策的执行无疑将提高其置业门槛。”屈国辉认为。 记者邵中兵
证券 地产股利空尚未出尽
中信建投證券劉亞輝認爲,這一標准與之前出台的二套房新政的主線一脈相承,總體來說,在樓市調控政策不斷加碼的背景下,大跌過後的地産股仍然沒有趨勢性機會可言。
新公布的二套房認定標准,不僅僅使貸款炒房者很難再鑽空子,而且意味著大量潛在的“升級型”購房者不得不推遲購房計劃,這是對剛性需求的打壓。而此前,國稅總局對全國提出一個統一的土地增值稅預征率,堵住了地方“靈活掌握”的空間,以免影響調控效果。
新标准与国税总局从严预征、清算土地增值税的政策叠加,再次强调了对政策不放松的态度。刘亚辉指出,房地产业远远没到“利空出尽”的时候。 记者张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