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擁有落地玻璃窗、面朝大海的大房子,是每個人的夢想,但關鍵是,這要錢袋子足夠鼓才可以。生活不是浪漫的電視劇,除了夫妻兩人每天執手相看之外,還要面對工作、學習、交際等一系列事務,買房子當然也不能離群索居,還要綜合考慮咱們這個高速運轉的社會大家庭的大背景,那該如何買房呢?
拿著放大鏡看購房合同
一提起購房合同,氣憤不已的趙姐就有一肚子苦水要吐,快要成爲新世紀的“祥林嫂”了。2006年趙姐購買了某花園房屋,根據購房合同約定,開發商在交房時,該房屋的配套設施、設備的標准,質量要求和保修責任,都必須符合附件《商品房使用說明書》和《商品房質量保證書》中所作的說明、規定和承諾。其《商品房使用說明書》的“裝修標准”中有這樣一條:“廚房配爐具和大功率熱水器、衛生間配備有淋浴花灑、坐便器。”同時,該房産公司的售房廣告單也承諾“配爐具和大功率熱水器”。
但是,趙姐在快要搬進新居時發現,開發商在預收的天然氣安裝費中,仍然扣除了爐具和熱水器等費用。起初,趙姐以爲開發商搞錯了,多扣了費用,就要求開發商返還,但開發商卻稱:“合同中所說的‘配’並不等于‘送’。”很明顯,這是開發商在玩文字遊戲。一字之差,竟然給自己帶來如此大的麻煩,還多花了冤枉錢,難怪趙姐這樣念念不忘呢!
總結趙姐的經曆,我覺得開發商利用法律的空子打“擦邊球”,在表面合法的合同背後設下“陷阱”固然無良,但這也提醒了廣大購房者:合同是消費者與商家進行交易的憑證,更是發生糾紛後消費者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依據。作爲消費者,我們要睜大眼睛看合同,識別這些陷阱,爭取在這場與開發商的智力較量中取勝。
如果趙姐在簽訂購房合同時,能夠看清楚,多想一想,多問一問,把“配”與“送”的區別向開發商咨詢清楚,就不至于出現後來的狀況了。
人家常說:“買的不如賣的精。”常年積累下來,開發商們早已練就了一番與消費者打交道的功夫,在擬寫購房合同時,不僅會斟字酌句,還往往設下其他陷阱。對此,我們都要睜大自己的慧眼,將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准備好神聖不容侵犯、聰明不容欺騙的架勢後,我和老公踏入了售樓中心。笑容甜美的售樓小姐遞給我們一份事先擬好的合同,中間有很多空白的地方。在雙方確定相關內容後,空白地方基本上都被填滿了,當時我和老公還慶幸:該說明的都已經說明,我們應該不會再落入陷阱了。
但是,就在老公拿起鋼筆,准備在購房合同上簽字時,我發現還有一個地方空著。合同第十五條規定:“遲延辦理産權證的,違約金每日按購房全款的萬分之三計算。”其中,“購房全款”四個字處是空白!好在我及時發現,否則在機關算盡後,我們可能還是沒能逃脫開發商的算計。
爲什麽這樣說呢?大家聽我細細道來:如果當時我們沒將空白填上,就會爲開發商日後作弊提供條件,他們可能會將此條款設計成“已付房款”的萬分之三承擔違約責任。這樣,如果開發商日後延遲辦理産權證,無疑會克扣下大量違約金。在簽合同的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案例,開發商延遲辦理産權證一年多,卻只賠付購房者96元!當時我還不明所以,現在全想明白了,症結可能就在于此。
總之,購房合同中的陷阱,讓購房者既費心又費錢,但陷阱還不止以上幾種,想要將其一一識破,就需要與狡猾的開發商鬥智鬥勇了。
首先,要在合法正規的地産開發商處購房。
一個合法正規的地産開發商,必須“五證”、“二書”齊全。所謂“五證”,是指《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商品房銷售預售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二書”則是指《住宅質量保證書》與《住宅使用說明書》。不要相信開發商所謂的“相關文件在報批某項手續”等借口,如果“五證”、“二書”不齊全,最好不要在此處購房。
其次,要擺正心態,認真簽合同。
心態決定一切,在簽署購房合同時,更應該保持謹慎的心態,不要僅僅聽開發商一方的花言巧語,而要認真審查每一項條款,把相關問題問清楚。不要擔心別人取笑你的理解能力,要知道,問題常常發生在自以爲是者的身上。以爲自己弄清楚了,其實是一知半解,最後被開發商占了便宜,這才是真正的可笑之人。
如果對合同中的某項條款有異議,或者不滿意,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想法,堅決不簽,不要貪圖一時之快,隨便妥協,否則將會給自己帶來無窮的煩惱甚至巨大的經濟損失。對于你希望從開發商處得到的一切承諾,以及雙方已經形成的協議內容,一定要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來,以免起糾紛時空口無憑。
再次,要有強烈的法律意識。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尚不規範的房地産市場中,陷阱無處不在,我們買房時不要一味地貪圖便宜,在保持惕性的同時,還要勇敢地拿起法律這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買房涉及的工程、質量、物業管理等多個領域的法律問題比較複雜,即使咱們經過多方考察之後,也很難通過個人的努力搞清所有的問題。爲了有效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我們可以與該領域的專業人士、法律人士取得聯系,以獲取相應的幫助。
買房就是想找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平平安安地生活,大小無所謂,穩固安全最重要,糾紛矛盾更是越少越好。把握住購房合同這一關,可以減少你購房的後顧之憂,還可以讓你節省一筆不該支出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