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注冊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金爲3萬元;注冊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爲10萬元。
●公司購買房産是不能辦理房貸的,要麽一次性付款。
●産權登記在公司名下的物業,契稅一律要按3%,轉讓時要按15%-3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東方網2月13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道,爲了不受限購令限制,有網友在論壇和微博上出招:限購令僅限個人和家庭,先注冊公司,再以公司的名義買房。不僅是一般購房者,就是房産“大腕們”也對這個話題發生興趣。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企業買房的交易稅費遠高于個人住房,如果純粹是個人買房的話,走這條路操作性很差。
就在新“國八條”出台當天,易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周忻在微博上寫道:“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向大家求證一下:公司買房限購嗎?”隨後引來100多條評論。自從限購令出台後,微博上不斷有網友熱轉,可以通過注冊公司來買房。
以公司名義買房?聽起來容易操作其實並不簡單。根據《公司法》規定,如果是注冊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金爲3萬元,還要交一定的登記費;注冊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爲10萬元。此外,必須有相應的辦公場所、會計工資、申領發票等,手續繁瑣。
據一位開發商項目營銷總監介紹,以公司名義和以個人名義購房在購買環節上最大的差異在于不能貸款,公司購買房産是不能辦理房貸的,要麽一次性付款,要麽申請其他形式的貸款。
如果是個人規避限購而用公司買房,除了不能貸款,稅費成本也超過個人持有。
據了解,産權登記在公司名下的物業,契稅一律要按3%,轉讓時要按15%-3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加上數額巨大的土地增值稅,因此交易環節産生的相關稅費比個人房産要高得多。
不過,該營銷總監透露,售樓的過程中確實碰到過以公司名義買房的。這些人基本都是真正的私營業主,而非臨時起意,他們買房時以一次性付款爲主。至于私營業主買房的目的,一方面是以公司名義買房不受樓市調控的影響,另一方面爲求資金保值、准備長線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