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上海市公積金中心日前出台規定,稱將加強公積金提取審核。記者了解到,社會上存在一些中介機構,以反複過戶房源、勞動關系遷出等方式幫助非購房者違規提取公積金。市公積金中心此舉,意在遏制這一現象,防範提取風險。
“專業快速提取公積金”、“公積金提取專家”等廣告,不時見于街頭巷尾;百度搜索和各大房産論壇,也有一些中介機構和個人聲稱可以協助提取公積金。記者以“限購、想提取公積金”爲由致電其中一家,對方爽快表示,可以幫助快速過戶一套外地房屋,提到公積金後,再過戶給別人。“相當于你短期買了一套房子,拿到公積金,再賣掉,沒有任何風險。”
不過中介機構“無風險”的承諾可能很快要打水漂。從市公積金中心新出台的規定來看,要打擊的正是這樣的“快速過戶”等行爲。規定中明確表示,“凡職工購買本市或外省市自住産權住房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的,該所購住房在一個自然年度內因交易可以提取一次。”通俗地說,即一套房子一年只能提取一次公積金;如有特殊情況,必須另外說明。此外,針對部分中介提供的“勞動關系轉出提取公積金”的做法,新規中也明確,如職工與外省市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應提供對方城市公積金中心提供的住房公積金賬戶證明後,才能辦理賬戶轉移手續;否則公積金將封存。
新規中還表示,市公積金中心將嚴格審核、加強監管,如在審核中有疑義,市公積金中心將要求職工進一步提供材料;如出現違法提取行爲,將嚴肅處理,甚至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市公積金中心表示,這一新規的出台,正是對現有法律尚未明確制約的一些違規提取行爲,進行風險防範,讓合規正常購房的職工,能夠享受到公積金購房的優越性。對于一些確實因限購等原因,公積金賬戶內資金無法使用的職工,公積金中心表示,公積金還是優先爲購買第一套房服務。不過,目前除了購房和租房,上海職工還可提取公積金繳納物業費; 未來,有可能開放更多公積金使用的形式,但眼下尚作爲儲備政策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