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多方利好刺激,金華市區商品住房成交活躍,尤其是二手住宅成交激增一倍以上。自去年11月住房公積金實行放貸輪候制以來,資金鏈緊張狀況持續加劇。正常情況下,現在申請貸款,要排到2017年2月才能拿到貸款資金,輪候期長達16個月左右。
記者昨日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獲悉,爲支持住房消費,經市批准,《金華市住房公積金貼息貸款實施辦法》已正式出台實施。從11月4日起,對申請辦理公積金搭橋貸款的購房戶,給予利差貼息。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這一利好政策將有效鼓勵購房戶辦理搭橋貸款,借助銀行資金和貼息資金,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緩解困擾已久的放貸難。
樓市暖了公積金卻渴了
A
“房子成交賣掉了,公積金貸款卻遲遲放不下來。”市區一家房産公司營銷總監向記者坦言,爲確保銷售資金能盡快回籠,他們公司鼓勵購房業主辦理公積金搭橋貸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息則由公司全額補貼,“不管怎樣,這要比到社會上融資成本低得多”。
自去年底以來,在利好政策的輪番刺激下,房地産市場逐步回暖。今年1~9月,金華市區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分別成交10165套和8407套,同比分別上漲19.25%和107.06%。
公積金貸款申請量爲此急劇增長,出現井噴現象。以今年7月份爲例,市區公積金貸款申請辦理816戶,同比增長了7倍;貸款申請額3.2億元,同比增長了11.6倍,創下曆史新高。尤其是8月份,市區商品住宅成交量達1420套,環比增長23%,創12個月來的新高。
據了解,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每個月的繳存額也就1億余元,這些錢首先要保證正常的提取,用于購房、還貸以及退休提取等,剩下來的繳存額也就兩三千萬元,再加上歸還的貸款,每個月能用于放貸的公積金在7000萬元左右。
“市本級貸款受理量不斷攀升,目前已達到每個月兩億多元,資金缺口越來越大。”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負責人說,到10月底市區已積壓公積金未放貸款2832戶,共計10.2億元。入不敷出的情況若繼續發展下去,估計到2016年底資金缺口將達到31億元左右,每個月放貸7000萬元,預計要到2020年底才能完成放款。
在實行放貸輪候制的同時,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不得不于今年8月份將單方最高可貸額度下調了5萬元,同時鼓勵急需資金的購房者采用“公轉商”搭橋貸款。即在放貸輪候期間,先由受托銀行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待公積金放貸後再轉成公積金貸款。
面對漫長的放貸輪候期,包括購買二手房急需資金在內的部分公積金貸款者,轉而尋求搭橋貸款幫助。由于銀行資金充足,一般情況下搭橋貸款受理後一個月左右就能放貸。目前,市區今年申請搭橋貸款已有1379戶,貸款金額4.76億元。
但許多購買商品住房的公積金貸款者,顯然不太情願承擔“公轉商”搭橋貸款期間産生的利差。因爲這樣會增加自己的購房成本。一方面,公積金管理中心爲無錢可貸發愁,而開發商也在爲拿不到公積金貸款而團團轉,資金矛盾日益突出。
貼息小支點撬動大杠杆
B
今年6月底,省辦公廳下發《關于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圍繞支持鼓勵居民住房消費,該通知明確要求各地穩妥推進“公轉商”貼息貸款政策。今年7月1日,省直和甯波相繼啓動“公轉商”貼息貸款,9月1日溫州也開始受理“公轉商”貼息貸款。
浙江工業大學房地産研究所所長虞曉芬認爲,隨著樓市成交回暖,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已普遍感到資金不足,這個原來靠內部小循環的體制需要創新和變革。一些地方試點公積金“公轉商”貸款給予貼息的舉措,目的就在于緩解公積金壓力。
經過充分醞釀,結合金華實際,市這次針對搭橋貸款對象推出貼息政策。凡是2016年12月31日之前受理的在市區購房的搭橋貸款,均可享受貼息。政策生效前的搭橋貸款已産生利息不予貼息,生效後首個還款日開始按貸款剩余天數計息貼息。
目前仍在排隊等候放貸的公積金貸款人,可以轉而申請貼息搭橋貸款。在貼息貸款期間,借款人不得調整貸款期限、還款方式,也不得部分提前還貸。但可以一次性提前還清全部貸款本息。公積金管理中心將在每期還款的次月,將貼息資金劃入借款人還貸賬戶。
據介紹,貼息標准按銀行商業性房貸實際執行利率與公積金貸款利率差額核定,商業性房貸實際利率若是高于同期貸款基准利率95%以上的,按95%計取。舉個例子來說,5年以上公積金貸款年利率爲3.25%,商業性房貸基准利率爲4.9%,按95%計取就是4.655%,貼息利差1.405%。以目前市區夫妻雙方最高可貸50萬元期限30年計算,選擇搭橋貸款第一年可拿到貼息5038元。
市公積金管理中心強調,本次貼息受理時間暫時截至2016年12月31日,以後視情再確定並公布。貼息貸款實行動態管理,當公積金存貸比低于80%時,停止受理;存貸比高于90%時,經批准可恢複受理。該貼息貸款爲全市性政策,各縣(市、區)公積金分中心可參照執行。
延伸
公積金促進購房多輪政策推出
支持購房力度已達史上最強
自去年8月1日金華市區取消限購以來,購房政策導向從限制轉向鼓勵,趨于全面寬松。新一輪的房地産調控有效刺激了住房消費,促進了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據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介紹,經過多輪政策調整,目前公積金貸款對購買首套、二套住房的支持力度,已堪稱史上最強。
首先,降低了公積金貸款的必要門檻。一直以來必須連續足額繳存12個月以上,才能申請公積金貸款。自2014年12月1日起縮短到了6個月,推動剛性需求提前入市,早日實現購房夢想。
其次,擴大了公積金貸款的對象範圍。自2015年10月26日起我市全面推行異地貸款業務,本市以外(含外省、市)繳存職工在我市購買住房,均可在購房地申請公積金貸款,解決了跨區域流動群體的購房難題,鼓勵外地人員在我市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