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指數院日前發布數據顯示,十一期間西安商品住宅新增供應3915套房源,共計44.1萬平米,環比漲224.3%;共成交1397套房源,環比增19.4%。
今年樓市真正迎來“黃金”周。10月1日-7日,機構監測的23個主要城市日均成交面積較2014年同期上漲64.76%。19個城市日均成交面積同比上漲,其中合肥漲幅最大,同比上漲273.93%。
專家分析稱,來自中央和地方的多項政策,還在向催熱房地産市場的方向發展,樓市“銀十”去庫存或提速。
國慶長假前,央行出台新規:在不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對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爲不低于25%。央行相關負責人稱,此舉爲進一步改進住房金融服務,支持合理住房消費。事實上,不少地方也在出台新一輪的樓市新政,以刺激需求。
除此之外,9月30日,央行、財政部和住建部還聯合發布了“關于切實提高住房公積金使用效率的通知”,其中非常核心的一點是全面推行異地貸款業務。
數據顯示,分城市來看,各類城市長假期間日均成交面積與2014年同期日均成交相比均有所上漲,其中三線代表城市漲幅最大,爲152.35%,二線代表城市次之,同比上漲57.65%。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8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綜合平均從上月下降0.4%轉爲上漲1.7%,爲自2014年9月以來首次轉正。其中,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與二手住宅價格同比均上漲,且漲幅相對較大,二線城市同比“漲跌互現”,三線城市房價同比仍然全部下降。從庫存壓力分析,住宅去庫存壓力主要集中在三線、四線城市,去庫存周期超過四年。公積金異地互貸提速則有望讓三、四線樓市火起來。
媒體報道稱,降低首付款比例、放寬貸款條件、擴大提取範圍等,多地密集出台的住房公積金貸款利好政策,正在推動樓市進一步去庫存化。
西安目前已實現了省內互貸,但全國聯網還是未知數。業內分析,異地貸款一旦成真,將利好人口流入型城市。日前,西安市公積金管理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向媒體稱,目前暫時還沒有接到省外互貸的通知。不過,西安已實現省內異地互貸,“今年6月10日以後,陝西省內非西安市繳存的公積金,在西安購房也可以辦理公積金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