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22日讯 记者亢舒报道:公积金异地贷款,一直是热点话题。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有关操作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公积金异地贷款流程。而早在去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三部委就曾出台《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要求推进异地贷款业务。
业内专家认为,这两份文件的先后出台,有望让公积金异地贷款更加便利、更具可操作性。特别是务工人员返乡购房的积极性可能被调动起来。浙報傳媒地産研究院院長丁建剛認爲,一些在發達城市務工的人員,有的最終還是要回家鄉購房。如果能夠實現公積金的異地貸款互認,有利于其盡快購房。
事实上,国内已有多个城市出台了推进异地贷款互认政策。今年2月,武汉、长沙、南昌、合肥4个省会城市市长共同签署了文件约定,4市实施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另外,湖南、湖北、甘肃、山东表示将在省内推行异地互贷。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贷款仍面临一些难题。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就认为,公积金长期封闭运行,跨区域的信息沟通、协调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贷款地难以掌握贷款额度、年限等,缴存地也难以掌握房屋动态。此外,目前一些城市公积金贷款额度紧张,如果贷款地楼市恰好交易量较大,本地公积金贷款需求都难以满足,将更难满足异地贷款需求。